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爱德华兹.戴明:质量管理之父
更新时间:2024-04-25 19:54:17

戴明的名字,同全面质量管理紧密相连。日本的战后经济崛起,他是首位功臣。由他主持的“四日谈”,对促进美国管理转型也影响巨大。而他同德鲁克的学术论争,对于管理学本身的发展方向也有着相当影响。

爱德华兹.戴明:质量管理之父

威廉·爱德华兹·戴明是一位在美国成长起来的质量管理学者,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遇,他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勤奋而有效的抽样调查专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他,他来到日本,在战后日本的经济重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在质量管理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业绩,大师的地位由此奠定。

随着日本经济对美国的进逼和威胁,美国人开始重新起用戴明,并把他的思想“引进”回国内。最终,一代名师在日本和美国的经济互动中“左右逢源”,走向世界。

在美国本土的成长

1900年10月4日,戴明出生于美国依阿华州的苏城,他父亲是个农场主,但并不富有。从小戴明就养成了自食其力的习惯,以打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用。他打工的范围很杂,包括傍晚点亮街灯、扫雪、为饭店打杂、清理床铺等,什么都干。直到上了大学,他依然保留着打工的习惯。

戴明的好学、严谨,在小时候就已见端倪,小朋友给他起的外号是“教授”,便可以印证这一点。当然,他也不是那种死板的小老头,少年所具有的幻想和热情,他并不缺少。14岁时,他曾经报名当志愿兵,要到墨西哥边境参加一个不大的战争,但是后来年龄露了馅儿,被遣返回家。

毕业后,戴明来到美国农业部固氮研究所,主要从事统计学研究工作。

但是,战争时期的生产,只求更多,不求更好,“萝卜快了不洗泥”。尽管戴明在美国不断呼吁重视质量,却很少能引起国内的重视。在20世纪40年代,戴明反复强调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断进行质量管理的培训,试图把统计学运用于工业生产。据说,在这一阶段美国政府和企业听过戴明培训课程的人数达3万人。不过,他的呼吁在美国反应寥寥,没有多少人对他的建议和课程真正有兴趣。

1946年,随着战争结束,戴明也离开了美国政府,自己成立咨询公司,并在纽约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兼职。

日本质量管理“教主”

1947年,戴明接受盟军最高指挥部的征召,赴日本帮助当地的战后重建。当时,日本除了京都外,几个主要城市都在大规模空袭中被摧毁殆尽。作为一个缺乏自然资源的岛国,日本的崛起,依赖于向国际市场的开拓。但是,战争刚结束的日本,缺乏向国际市场开拓的本钱,物质的匮乏使大量美国货流向日本,日本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使他们无可奈何。在短缺经济下,不可能形成质量追求。“有”和“无”的问题尚未解决时,“好”和“坏”的问题就提不上企业的议事日程。所以,战后的日本产品以质量低劣而闻名。国际市场上,“Made in Japan”的标记,等同于劣质产品的代名词。有趣的是,当时有的日本公司迫不及待地在日本一个叫“Usa”的小村庄设厂,因为这一举措,可以使他们的产品借助大写字母的功效,打上“MADE IN USA”这个趾高气扬的标记。

日本人最关心的是战后恢复和崛起的进程,他们问戴明:要改变日本的国际形象,把日本由一个制造劣质低档产品的国家转变为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国家,需要多长时间?戴明预言:“只要运用统计分析,建立质量管理机制,5年后日本的产品就可以超过美国。”当时没有人相信这一断言,日本人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恢复战前的生产水平。虽然他们私下聊天时觉得这个美国佬过于乐观,但是却乐意按照这个美国佬的提示去放手一搏。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日本人已经失去了一切,没什么好损失的了。

由此开始,戴明成了日本的质量管理“教主”。在随后的30年间,戴明在日本各地举办全面质量管理培训讲座,传授他的管理思想。他关于质量管理的理论框架和操作要点,基本是在日本成型的。如“管理十四要点”、分析解决质量问题的“四步质量环节:学习、吸收、消化、创新”等,都是在日本讲座的结晶。据估计,日本每5个企业中的最高领导人就有4人曾听过他的讲座。日本的企业界,对戴明感恩戴德。据说,在丰田公司东京总部的大厅里,有三张比真人还大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丰田的创始人,另一张是丰田现任总裁,第三张比前两张都大,就是戴明。

日本人为了表达对这位“教主”的感激与敬意,1951年,日本科技联盟用戴明捐赠的课程讲义稿费和募集到的资金,设立了著名的“戴明奖”——一个刻着戴明侧像的银牌,用以奖励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企业。1960年,日本天皇颁发给戴明二等瑞宝奖章,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美国人。得奖事由上写着:“日本人民把日本产业得以重生及日制收音机及零件、半导体、照相机、双筒望远镜、缝纫机等成功地行销全球,归功于戴明博士在此的所作所为。”

美国重新发现戴明

戴明在日本享有盛名之时,在美国依然无人过问。从日本回到美国,他在华盛顿特区有一间地下室作为办公室,这里阴冷、潮湿,一如他之前在美国的遭遇。然而,到1980年,这种状况终于改变了。

那年,一位电视制作人梅森女士制作了电视纪录片《日本行,为什么我们不行?》,并由美国广播公司在全美播出。这部电视片赞扬了日本的制造业,主角却是戴明。一夜之间,戴明成为质量管理的明星。

一一课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上一篇 : 有限忠诚
下一篇 : 桓温北伐
一一课(yiyik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一一课 yiyik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759号-6